
大年三十是阖家欢乐的日子,同时也是一年中最为忙碌的一天。在外奋斗的游子都会陆续回到家中,和家人一同欢聚一堂,感受着节日带来的乐趣。

其实,除夕这一天讲究忌讳多,想要过好这一天,一定要牢记“6习俗7忌讳”,辞旧迎新迎好运,龙年安康!对于还没有洗澡的朋友,一定要记得在大年三十中午前洗完,干干净净迎接新一年!
一、除夕“6习俗”不能忘
1、祭祖
祭祖是除夕这一天的第一件大事,人们会在这天举行非常隆重的祭祀仪式,在祠堂、家中或祖宗陵墓前,大家将准备好的祭品摆在祭桌上,倒上美酒,由家中长辈带领子孙后代依次叩拜。
祭祖除了是对先祖的缅怀,是一种孝道的传承,还有着重要的文化传承意义。在吃年夜饭前,家家都会举办隆重的祭祀仪式,待先人享用之后年夜饭才正式开席,大家一同享用美食。
2、吃年夜饭
年夜饭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件事,一家人要在除夕夜这天做上一顿丰盛的饭菜,家人聚在一起吃饭,尽享天伦之乐。
年夜饭不仅是一顿丰盛的晚餐,同时也是阖家团聚的一种仪式,这一天不管孩子们身处何方,都会赶回家中,一同享受美食。
年夜饭的菜品十分丰盛,北方人爱吃饺子,毕竟它形似“元宝”,有吉祥和财富的含义;南方人会吃上年糕,毕竟年糕有“步步高升”之意;鱼是年夜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,毕竟它有“年年有余”的说法,希望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。
此外,大家也会备上其他寓意比较好的食材,如吃丸子讲究团团圆圆,吃鸡讲究大吉大利,吃苹果讲究平安吉祥。
3、发压岁钱
一般吃完晚饭后,长辈就会将压岁钱准备好,孩子们就会前来磕头拜年,将压岁钱拿在手里,放在枕头下方,这样就可压制邪祟,除夕夜可以平安健康度过。
也有一些地方会送上“压岁果”,长辈会将荔枝、橘子等瓜果放孩子枕头边,以此祝福孩子新的一年大吉大利。
压岁钱不在于钱多少,表达了长辈们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戴,当孩子们拿到红包的那一刻,他们整个春节期间都会十分开心。
4、贴春联
贴春联习俗自古有之,表达了对新年的美好祝愿,希望家人团团圆圆,希望子孙健康多财。
大家多会选择在除夕这天上午贴春联,毕竟此时的阳气扬升,这时候贴有紫气东来的寓意。春联贴好了后,也就意味着正式迎来春节。
除了贴春联外,人们也会在家庭前后挂上灯笼,毕竟灯笼在传统文化中有喜庆和团圆之意,家家在门口挂上红灯笼,更显节日的喜庆氛围,寓意新的一年里幸福常在。
贴窗花也是传统的礼俗之一,它是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精髓,其历史传承悠久,那些心灵手巧的老人,总能在一张纸上剪出各种图案,如动物、花卉、人物等,窗花的寓意丰富,有福禄寿喜的祝愿。
5、放鞭炮
“爆竹声中一岁除”,每当除夕这天一大早,笔者所在的村庄就会被各种鞭炮声吵醒,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大了一岁。
放鞭炮的本意其实也是为了驱逐邪祟,相传古时候“年”这种邪祟会危害人间,且专抓孩子,家家都要关好大门,生怕年兽来祸乱。
不过,有人发现年兽害怕鞭炮声,只要放了鞭炮年兽就不敢再出来,因此除夕放鞭炮的习俗传承至今。
放鞭炮不仅是一种习俗,也凸显着年味,创造更加喜庆热闹的氛围,孩子们也会买上鞭炮燃放。
6、除夕守岁
守岁也称“熬年”、“虚耗”、“照岁”等,它是十分重要的年俗活动。相传除夕这天年兽会下山寻找食物,找不到禽畜就会以人为目标。
但百姓们发现,年兽害怕光,只要有光它就会吓得无处遁形。为此,大家在年兽出没的晚上,则会聚在一起聊天说话,谁也不敢睡觉,渐渐地就有了守岁的习俗。
在北方地区,百姓们通常会一边包饺子,一边看春晚;南方地区,人们会通过燃放烟花爆竹守岁,每到新旧年交接之际,各地都会放烟花驱散霉气。西南一带,打麻将成为最主流的守岁方式。
不管是哪种方式,全家人一同辞旧迎新,将过去的不快和不顺通通抛在脑后,迎接新的起点。其实,年轻人守岁也是为了长辈祈福,希望他们福如东海、寿比南山。
在部分地区也有“踩岁”的说法,人们会在院子里铺上厚厚的稻草,孩子们轮流上阵,将稻草踩碎,希望新的一岁能够顺顺利利、学业有成。
二、除夕“5忌讳”要牢记
1、忌去医院
在老一辈人看来,除夕这一天是最热闹的时刻,也是喜庆祥和的日子,大家说话做事都要讲究“彩头”,一定别去阴气重的场所,而医院、荒野等场所就不能去了。
如果在除夕这天去医院,那意味着新的一年会有疾病缠身。同时,这一天也不能吃药,不然也是不吉利的象征,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会受影响。
但对于那些慢性病患者来说,还是要遵循医嘱,准时服药,毕竟健康是第一位的。
2、忌讨债
除夕这一天是一个欢庆的日子,大家要避免一切不和谐的事情出现,而讨债还债就被认为是不吉利的。对于当事人来说,讨债是不尊重他的表现,寓意着新的一年存不住钱,资金流失。
因此,除夕这天别去讨债,别给他人不必要的压力和烦恼。而作为还债一方,可以和对方协商时间,提前或推后还清债务。
3、忌关门
一个家的大门是十分重要的入口,也是大家和邻里展开社交活动的地方,除夕夜这天忌讳将大门锁上,可以将大门敞开或者虚掩着,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去迎接财运、福气的到来。
如果将大门关上,新的一年的福气和好运就被挡在门外,因此这一天“忌关门”。
4、忌说不吉利的话
贴过春联后,意味着年正式开始,从这时起一直到正月初七,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,不能说丧气话、脏话,就算孩子犯了错误也不能打骂和训斥。遇到人可以多说一些“恭喜发财”、“大吉大利”等吉利的话语。
5、忌串门
大年三十这一天是吉祥和好运的日子,同时也是一家人团聚一堂之日,在这个美好而温馨的时候,就尽量别去串门了,毕竟外人来了自家人也无法更好的进行守岁活动。
6、忌动土
除夕是一年之交的关键日子,是旧岁结束和新春开始的日子,大家在这一天要避免冲撞神灵,而最主要的忌讳就是不能动土。就算是家中老人去世,也要停丧,待初五破土之后继续进行。
7、忌吃光
年夜饭家家都会准备十分丰盛,一家人坐在一起品尝美食,尽享家庭的幸福。不过在吃年夜饭时有讲究,不能将其吃完,按照习俗需要剩下一些,特别是鱼,一定要留下来,这样讲究“吉庆有余”,寓意着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。
伟德bv国际体育同时,除夕这天也不能倒油,防止财运和好运流失,也不能倒掉污水和杂物,不然会带来坏的运气。
三、除夕“3不空”指的是啥?
相信很多人都听过除夕“3不空”的说法,那么“3不空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
1、房子不空
从字面上理解并不难,意思是除夕夜这天,大家一定要回家团圆,房子不能太空荡,唯有一家人热热闹闹,这个新年才更有年味。
只不过,如今很多农村人已在城里买房,很多人也已选择在城里过年,导致老家的房子空荡荡的。其实,除夕夜这天大家尽量回到老家团聚,感受着农村过年的快乐,一家人和和美美,亲情也会更加浓厚。
2、厨房不空
厨房是一个家庭烹饪食材的主要场所,一家人聚在一起,在厨房里前后忙活着,烹饪着各种好吃的美食。
因而除夕这天,厨房是不能空的,大家要提前储备各种年货,如腊肉、鱼、腊肠等食材,还要备上大米、面等口粮,这样象征着一家人丰衣足食、生活富足。
现在社会中,人们的饮食习惯已大大改变,可人们依旧会本着“厨房不空”的原则,保证年夜饭的多样性。
3、灯不空
在古代,“灯”是光明和希望的象征,而黑暗则代表着艰难险阻。除夕这个欢庆的日子里,家家都会锣鼓喧天,一家人围在一起,坐在电视机前守夜,这时候灯则要亮上一整个夜晚,寓意着驱散黑暗和霉运,迎接光明无限的新年。
除了“灯”不空外,厨房炉火也不能熄灭,首先炉火可以起到取暖的效果,可以让家庭更温暖,也寓意着新年红红火火,日子幸福长久。
现代社会中,“灯不空”迎接了广泛发扬,很多家庭都会在门前屋后挂上红灯笼,亮上整个夜晚,很多人还会进行祈福活动,希望新的一年平安顺遂。
不管怎么说,大年三十除夕这天,家家都会十分忙碌,希望每个人这一天都能谨遵老传统,避开忌讳,开开心心过大年!